听到赵侯赵雍问出的这一个问题,端坐于几案之后的乐毅却是陷入到了一阵沉思之中。
回忆起两人初见之时姬凌曾提及“存燕强赵”的话语,再联想到姬凌的燕国人身份,乐毅的目光之中渐渐生出了几分明悟。
片刻之后,带着几分自信的神情,乐毅向着面前的赵侯赵雍沉声说道:“君上,末将以为姬凌先生此番入赵,乃是为了保存燕国而来。”
对于下方乐毅这一个答复,坐在主座之上的赵侯赵雍同样只是点了点头,依旧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再之后,就在乐毅以为自己今日的觐见已然达到尾声之际,赵侯赵雍却在饮下一爵赵酒之后顺势抛出了自己心中的第三个问题。
“对于此番齐国趁着燕国内乱派出大军攻占燕国大半国土一事,你又有什么看法”
赵侯赵雍这一句话刚刚说出口,对面的乐毅心中忽然就是一阵的恍然大悟。
原本,乐毅的心中还在疑惑赵侯赵雍为何会派自己率领近千骑兵,去保护一个刚刚快要抵达邯郸的燕国之人;
刚刚,乐毅的心中还在为赵侯赵雍对姬凌如此关心甚至连连发问,而感到几分好奇。
现在看来,赵侯赵雍之所以如此的兴师动众,并不是因为姬凌其人身负的才能,而是为了赵国东北部那个正处于动荡之中的燕国。
或者说,赵侯赵雍这一次的动作,只是想要让赵国在这一次的燕国内乱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心中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乐毅开始站在整个赵国的高度之上,去思索该如何去做以及其中包含的利弊。
良久之后,乐毅将心中那有些杂乱的思绪缓缓收回,转身向着上首的赵侯赵雍躬身一拜。
“启禀君上,末将以为如今赵国与燕国的关系,就像是数百年前的虢国和虞国一般。”
当乐毅这一句话语传到了上方赵侯赵雍的耳中之时,他的脑海之中立刻浮现了一个名为“唇亡齿寒”的典故。
昔年,晋国因为南方的虢国屡次违逆于它,便生出了想要灭其国、纳其地的念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有些为难的事情摆在了当时晋国在位的国君晋献公面前,这便是晋国与虢国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国家,虞国。
为了向南方的虞国借道讨伐虢国,晋献公不惜将晋国重宝垂棘之璧与屈地良马作为礼物呈递到了虞公的面前。
而就在虞国的虞公见了这两样宝物要答应晋国的借道之时,身为虞国大夫的宫之奇却站了出来并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在宫之奇看来,虞国和虢国这些年以来之所以能够得以保存,便是因为两国像唇齿一般相互扶持。
若是此番虞公抛弃了南方的虢国、向北方强大的晋国借道的话,不仅虢国会被晋国覆灭,就连虞国也避免不了被灭国的结局。
最终,虞公因为垂棘之璧以及屈地良马而没有采纳的大夫宫之奇的建议,而虞国也覆灭于灭亡了虢国之后回师的晋国军队之手。
这件事情之后,“假途伐虢”和“唇亡齿寒”便作为了两个提醒后人引以为戒的典故,被史官们书写在了那一卷卷青史之上。
脑海之中将这则典故回忆一遍之后,赵侯赵雍面色平静地看向下方的将军乐毅沉声说道:“在你看来,我赵国应当尽可能地去扶助燕国抵抗齐国喽”
“正是。”面对赵侯雍双眼之中那平静无波的神情,将军乐毅话语之中不由带上了几分坚定,“如今齐国只是暂时占领了燕国的土地,并没有完全掌控燕国。”
“一旦时间长了,等到齐国完全将燕国纳入自己国境,那么我赵国必然会感到越发地锋芒在背。”
话到这里乐毅的话语忽然停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向了上方的赵侯赵雍,“君上,您难道希望看到原本那个已然十分庞大的齐国,在完全消化了燕国之后变成一只根本无法控制的庞然大物吗”
乐毅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字、每一句都仿佛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猛然地炸响开来。
只是坐在上首的赵侯赵雍脸上的神情,却没有因为乐毅的这一番话语而有半分的变色。
又是一爵醇厚的赵酒被饮入腹中,赵侯赵雍带着脸上的那一抹自始至终地平静看向了下方的将军乐毅。
“寡人乏了,若是无事的话,你就先下去吧。”
听到赵侯赵雍所下达的这一道命令,下方的乐毅还想要说些什么,只是话到嘴边却是什么也没有能够说出来。
“君上,末将告退。”
带着脸上那一抹复杂神情,乐毅向着上方几案之后的赵侯赵雍躬身一拜,随后转身离开了这处校场。
数息之后缓缓将视线抬起,望着前方乐毅那一道快速离开的身影,一抹为难的神情在赵侯赵雍的双眼之中慢慢浮现。
赵侯赵雍心中如何不知道此刻的燕国与赵国之间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