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杨儿倒是不像自己的三个师弟妹,三个师弟妹,大多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他们而言,老者那天讲造化道,只是一次相对神奇的体验罢了。
从小,四人就在老者的照拂下生长。在他们的眼中,老者本就已经算得上是“神通广大”的了,之前虽没有引发出那天的那般声势,但是类似“愿者上钩”这类趣事却也没少发生。
再加上那锦鲤儿本也玄妙。
因此,除了青年以外,三个师弟妹的关注点更在老者“喂鱼”的行为,以及苏叶本身的有趣之上。
不过杨儿却猜得出来,这些日子老者之所以不让他们靠近锦鲤,应该不是只是单纯的为了“喂鱼”什么的。可能,还隐藏着更深刻的玄机。
他心思复杂,默默地从远处看着老者和苏叶。
因为怀有着如此的心情,在苏叶悟道过后没多久,这“钟山师徒”的生活重新恢复正轨以后,杨儿很快,就私自来找寻苏叶了。
这天晚上,原本应该是四个弟子“吐纳修心”的时辰,苏叶正在天倾池内感受着水流的冲刷。
自从那日悟道过后,他已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吸引天地元气,并且可以将一部分适合自己的天地元气纳于身躯之中,让自己时刻都充斥活力。
如果按照道教内丹境界来看,那所谓的“炼精化气”应当是已不在话下的了。
也正因为如此,苏叶对天倾池本身,也有了很大的感受。
他第一次意识到,钟山之中,原来天倾池才是一个收纳“造化”的熔炉。
钟山本就算得上是钟灵毓秀,而周遭的无数灵气,更是大部分都汇聚到了天倾池中。以至于,池中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池水,却蕴含着无比浓郁的天地元气。
这也是为什么,这池水不会让苏叶有那种“水清则无鱼”的痛苦。只因为,池水本身已有了钟山大部分的“造化”。
所以只要在这池水中,苏叶便会有一种畅快地“鱼水之欢”的感觉。
当然了,如果没有明悟造化,苏叶在池水中生存,顶多也便是延寿数载罢了。可如今的他,在能以“心眼”看到这造化以后,自然想要弄清楚这池水究竟为何这般神奇,竟能汇聚整个钟山的灵韵。
他仔细感受着,一点点地试图炼化池中的灵泉。但是,这池水的造化正因为极为浓郁,所以即便是一点一滴的炼化,也异常困难。
不过就算是一点一滴的炼化,也已然让苏叶对造化的掌控力,突飞猛进了。
一连几日,苏叶都在感受池水的造化。
而这日夜晚,他正在凝神畅游时,忽然,远处想起了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他顿时意识到,是有人来了。当然,这脚步声蹑手蹑脚的,自不可能是老者。料想应当是那女童又“翘课”了。
苏叶在池水中一个摆身,缓慢向上浮出了几分。他将头伸出去一看,却发现并不是女童姜儿,而是青年杨儿。
苏叶一愣,这位“大师兄”难道也会翘课
他从来到这里,到如今,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青年在吐纳的时间偷跑出来,却是头一遭的事情。一般都是女童和男童贪玩,可能会偶尔翘掉。
不过想了想,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恐怕上一次老者讲道,对这位“大师兄”的冲击很大呀。
果然,在杨儿看到苏叶之后,顿时神情变得谦恭了几分,连忙作揖道:“帝君,在下弟子有礼”
杨儿本想自称“在下”,但想了想,又感觉不妥,于是干脆自称“弟子”。
但另一旁,苏叶见状,却心中浮现出了些许怪异。
这是唱的哪儿出
这位“大师兄”,居然面对自己,自称“弟子”这
苏叶心中不由浮现出了一种违和感。不过,他也大概知道这位杨儿的想法是怎样的。
比起这个,苏叶终于知道了,为什么那老者在收自己为徒时,只说自己只有“一个”弟子了。
这辈分乱了呀
也或许,在老者的心中,苏叶真的算是第一个有资格能“正式”拜师的了。如果在小说中,或者这四个弟子是“记名”的不,也不太合理。他们与老者的关系,其实更像是收养来的孙儿。
面对杨儿,苏叶歪了歪头。他知道这位杨儿是来“拜师学艺”的。
果然,很快,杨儿见苏叶并未说话,便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帝君,弟子弟子自幼便熟知帝君的传说。心向往之,希望帝君能予以指导些许,不求羽化成仙,但求能悟得一身无尘”他对苏叶接连说道。
面对这个,苏叶心中是着实很无奈。他真不是什么所谓的“帝君”。而且,如果要修炼的话,不去询问你那真正的高人,却来拜自己这个“后入门”的,实在是舍本逐末了。
不过,苏叶大概也能够理解。或许,正是因为这位“杨儿”既没有看到“造化”,也没有“超越”本心,所以,老者才没办法教他。